筆者最近有朋友準備置業,而佢嘅故事筆者覺得相當有警世作用,所以決定係到同大家分享一下!
友人上星期話我知,佢安排咗今個星期去睇樓,嚟緊準備買樓。筆者當然恭喜佢啦!誰不知前晚同佢食飯嗰陣佢話我知佢已經簽咗臨約。「香港人買樓落決定只需9秒9」原來係真!
故事去到呢到係咪都好正常呢,其實好戲在後頭!
話說朋友簽份臨約嘅物業成交價係750萬,而銀行估價只有650萬,銀行估價低於成交價!
根據金管局指引,750萬物業最多可借6成按揭,即450萬。而由於銀行估價不足,物業估價只有650萬,同樣可以借6成,但最多只能借到390萬。即係話,原先首期需要準備300萬,但由於銀行估價不足而令首期增加至360萬,首期較預算增加60萬,變相要抬錢「上會」。萬一抬錢失敗就會面臨撻訂收場。
所以筆者係到奉勸大家簽約之前要做足功課,確保銀行估價到價以及有足夠借貸力上會。
而面對銀行對物業估價不足亦有應對嘅辦法:
1. 向多間銀行進行物業估價
即使係同一個物業地址,向不同銀行查詢估價亦會有所不同。由於銀行本身對於不同類形物業的看法不一,對於後市睇法亦不盡相同,所以向多間銀行查詢估價實在有必要。筆者亦曾經見過同一個物業地址,係唔同銀行進行估價,估價竟相差超過10%,相當誇張!
2. 搵相熟Banker協助拉高估價
事實上,銀行本身不止用單一估價行,通常都有慣常夾開嘅幾間。若估價真係估唔足,相熟Banker有時候可以協助拉高少少估價。當然唔係個個客人都係銀行有相熟Banker可以幫到手,所以最折衷嘅方法就係搵按揭轉介公司,等佢地協助你搵Banker幫手。
3. 搵Banker Lock實估價
一般估價有效期為三個月,但有時候市況波動,物業估價亦會隨之調整。所以如果銀行估價到位的話,最好同Banker溝通Lock實估價,於估價有效期內盡快完成按揭申請。
到最後,有銀行對呢位朋友嘅物業估到700萬,雖然都要抬「30萬」上會,但總比抬「60萬」容易處理,而友人總算避過撻訂危機。
所以大家記住,買樓唔同去街市買菜,記得事前做好功課,多向幾間銀行查詢估價!
建議閱讀:
成交價低過估價一截,銀行按揭會點批?
做8成按揭去到最後HKMC竟然估價不足?
跌市中的優質單位面對銀行估價不足點算好?
首次置業FAQ